蘭博基尼標志,Lamborghini LOGO圖片,憤怒的公牛含義與意義
蘭博基尼車的標志是一頭憤怒的公牛,車標表達的是“費魯吉歐·蘭博基尼”和公司執著追求夢想的精神意義。LOGO圖標還說明蘭博基尼跑車“挑戰極限”的品牌特點。費魯吉歐?蘭博基尼的星座又是金牛座,用“奔牛”作為該品牌的標志再恰當不過。
蘭博基尼(英文:Lamborghini),內地通常稱為蘭博基尼,廣東、香港譯為林寶堅尼,臺灣譯為藍寶堅尼或藍寶基尼。其創始人是費魯吉歐·蘭博基尼(Ferruccio Lamborghini)于1916年出生在意大利北部,年輕時曾是意大利皇家空軍的一名機械師,由于工作的原因,費魯吉歐對機械原理非常熟悉。
蘭博基尼(Lamborghini),又譯作林寶堅尼、藍寶堅尼(臺譯)。蘭博基尼汽車有限公司(Automobili Lamborghini S.p.A.)是一家坐落于意大利圣亞加塔·波隆尼(Sant'Agata Bolognese)的超級跑車制造公司。1963年,經由創業者費魯齊歐·蘭博基尼(Ferruccio Lamborghini)設立公司,早期曾因公司營運不善,數度易手經營權。蘭博基尼的骨子里有一種唯我獨尊的霸氣,這種霸氣使其在汽車界樹立起了顯赫的地位。
TAG Heuer Meridiist蘭博基尼手機
蘭博基尼公司全稱:Ferruccio Lamborghini Automobile S.P.A. 意大利費魯齊歐·蘭博基尼汽車股份有限公司.在意大利乃至全世界,蘭博基尼是詭異的,它神秘地誕生,又神秘的存在,出人意料地推出一款又一款的讓人咋舌的超級跑車,他是惡魔但并非要蹂躪這個世界;他是撒旦,只因它走另外一類路線。它是舉世難得的藝術品,意大利最具聲望的設計大師甘迪尼為其傾注一生的心血。每一個棱角、每一道線條都是如此完美,都在默默詮釋蘭博基尼近乎原始的美。沒有多少人可以擁有它,因為它昂貴到無可想象的地步。它高高在上,呼吸著天空稀薄的空氣,吸引著地上景仰的目光。
蘭博基尼博物館
公司的標志是一頭渾身充滿了力氣,正準備向對手發動猛烈攻擊的犟牛。據說蘭博基尼本人就是這種不甘示弱的牛脾氣,也體現了蘭博基尼公司產品的特點。因為公司生產的汽車都是大功率、高速的運動型跑車。車頭和車尾上的商標省去了公司名,只剩下一頭犟牛。
蘭博基尼汽車公司現任CEO為:Stephan Winkelmann。早期,蘭博基尼曾因營運不善,數度易手經營權。相關列表如下:
年度 | 經營者/經營公司 | 股/年 | 性質 |
1963年-1972年 | 費魯吉歐·蘭博基尼(Ferruccio Lamborghini) | 100%/1963年-1972年 49%/1972年-1974年 |
實際經營 協助經營 |
1972年-1977年 | 喬治·亨利·羅塞帝(Georges-Henri Rossetti) 勒內·萊莫(René Leimer) |
51%/1972年-1977年 49%/1974年-1977年 |
實際經營 股份持有 |
1977年-1984年 | 休伯特·哈內(Hubert Hahne) 雷蒙德·諾依瑪(Raymond Noima) 佐坦·雷帝(Zoltan Reti) 喬治·米龍(Giorgio Mirone) 阿萊桑德羅·阿特斯(Alessandro Artese) |
?%/1977年—1978年 ?%/1977年—1978年 100%/1977年-1978年 ?%/1978年-1984年 ?%/1978年-1984年 |
實際經營 股份持有 宣告破產 債權持有 債權持有 |
1984年-1987年 | 帕特里克·米勒曼(Patrick Mimram) | ?%/1980年—1984年 | 實際經營 |
1987年-1994年 | 克萊斯勒/李·艾科卡(Lee Iacocca) | 100%/1987年—1994年 | 實際經營 |
1994年-1995年 | Megatech Control Ltd. | 100%/1994年-1995年 | 實際經營 |
1995年-1998年 | V'Power Corporation Mycom/湯米·蘇哈托(Tommy Suharto) |
40%/1995年-1998年 60%/1995年-1998年 |
實際經營 股份持有 |
1998年-至今 | 奧迪汽車/大眾集團 | 100%/1998年-至今 | 實際經營 |
目前,流傳有數個版本關于費魯齊歐·蘭博基尼為什么開設汽車制造公司的原因,多數版本都指向與恩佐·法拉利(Enzo Ferrari)有關聯。
然而,上述那些的說法,并非事實。歐洲的大眾媒體也許經常做把這當成真實新聞,這誤會也經日本的汽車相關媒體順著引入日本國內,并給予都市傳說化罷了。往后,更形成狂熱愛好者和反對狂熱愛好者之間的流言斐語。
日本的雜社曾經專訪過費魯齊歐·蘭博基尼的妻子,她則當下立即反對此類說法。依據她的談話指出:‘費魯齊歐·蘭博基尼以自己使用車輛的結果,找到那品質的疑問是事實。但是,之后的部分,卻有所不同’。實際上,費魯齊歐·蘭博基尼將改善車輛的部分想法,提案寫成書信寄給對方,但始終得不到回應。既然如此,不如自己來挑戰做做看汽車行業,即為事實的真相。
蘭博基尼早期生產的拖拉機
部分證實: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某一天,當時已是“拖拉機大王”,同時也是法拉利車迷的費魯齊奧·蘭博基尼,因為所擁有的4輛法拉利250車型出現了故障,找到了“法拉利之父”——恩佐·法拉利,并向他指出了一些法拉利車型中不合理的設計。而法拉利卻傲慢的說:“你是造拖拉機的,我才是造跑車的,我不需要一個制造農耕器械的人對我指手畫腳。”于是,蘭博基尼拂袖而去。隨即,亞平寧半島上誕生了另一個超級跑車品牌——蘭博基尼,它的誕生地距離法拉利的摩德納工廠僅15公里。